畜牧家禽網(wǎng)首頁 > 資訊中心 > 畜牧家禽 > 雞群調整關鍵期工作
畜牧家禽網(wǎng) 時間:2011/1/13 9:25:00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閱讀數(shù):
雞群調整的關鍵期
(一)1日齡進行精挑在1日齡進雛當天,新支二聯(lián)免疫同時,將體質弱小的雞只挑出,上籠時放在靠近溫度較高處,有利于卵黃吸收。
(二)4日齡進行細選 在4日齡左右挑出弱雛,需要育雛人員逐只挑選。輕輕握住每一只雛雞,手感其骨架粗壯、有肉、掙扎有力,且眼睛明亮、叫聲清脆為健雛,將其留在籠內;手感其瘦小、體軟、掙扎無力就要挑出,將其放在上層單獨飼養(yǎng),通過增加營養(yǎng)、增加料盤的使用天數(shù)、飼喂潮拌料等方法提高育雛成活率和增強雞群體質。
(三)育雛前3周要及早分群 隨著雞群日齡的增大,籠內的密度也就越來越大,飼養(yǎng)密度是決定雞群整齊度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。飼養(yǎng)過密則雞群混亂,舍內空氣污濁,造成采食、飲水不足,引起雞只體重下降,甚至發(fā)生啄肛、啄羽等現(xiàn)象。需要及早進行分群,降低雞群飼養(yǎng)密度。一般養(yǎng)殖戶可以在10日齡進行分群,分群時根據(jù)體重大小分層,大雛分下層,小雛放在上層。
(四)育雛末期要調群 42日齡左右的雞群,可按照標準體重分為大、中、小三檔次雞群。具體方法:根據(jù)抽測所得雞群平均體重進行逐只稱重,個體體重超出平均體重10%的部分為大雞;個體體重低于平均體重10%部分為小雞;其余為中雞。把體重小的放在上層籠內飼養(yǎng);體重稍大的放在下層籠內飼養(yǎng),且把特別大的或特別小的單獨飼養(yǎng),減少大欺小、強欺弱的現(xiàn)象,公平競爭采食,利于提高整齊度。調整后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來調節(jié)體重,挑出的小雞可根據(jù)體重增長速度,補給大雞只日耗料的30%-100%,不能惡補、猛補。
(五)育成期間要勤調整雞群 由于大規(guī)模飼養(yǎng),雞群中總會出現(xiàn)一些體重較輕的雞只,所以在育成期間一定要勤觀察,勤調整,及時挑出弱小的雞只進行集中飼養(yǎng)。具體飼養(yǎng)方法:在育成期飼喂時加料要均勻,通過少喂勤添或喂潮拌料來刺激食欲;并推遲換料時間,盡快趕上標準體重。對體重過大的雞適當限飼,避免過肥。但是要特別注意一點是:挑雞工作應在12周以前完成,使其在14周達到體重標準,因為雞的體重大小大致在12-15周時已經定型。另外,因14-15周后雞的生殖系統(tǒng)發(fā)育明顯,如果一味進行挑雞,尤其對挑出的大雞進行更大程度的限飼,會使其錯過這一階段的發(fā)育而影響生產性能。
(六)上籠前及早挑出無經濟效益的雞只 為提高養(yǎng)雞的經濟效益,應該根據(jù)雞群的生理變化特征,將低產雞、失去治療價值的病、弱雞及時淘汰,這樣既可節(jié)省飼料又能提高產蛋率,同時能防止其它疾病的傳播,減少投藥,從而提高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