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時間:2011/2/9 14:19:00 來源:中國畜牧街 閱讀數:
近年來,集藥用、食用、觀賞于一身的美國鷓鴣市場行情一直看好,養(yǎng)殖業(yè)日趨火爆,但是鷓鴣養(yǎng)殖技術并不簡單。在整個養(yǎng)殖技術中,育雛期的管理則是重中之重。山東省曹縣王澤鋪鷓鴣育雛期的管理經驗是:
嚴格控制溫濕度。①溫度,溫度是鷓鴣是育雛期間是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,合適的溫度能夠提高成活率,溫度高時雛鴣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加,變稀,張口喘氣,精神沉郁,還易導致患呼吸道疾病和啄趾啄羽等惡癖。1-2周齡室內溫度應控制在33℃,3-5周齡室內溫度28℃,6-7周齡為26℃,8周齡以后24℃。②濕度,鷓鴣育雛期間一般濕度為1周齡為相濕度為55-60%。
通內:鷓鴣在育雛期間,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,要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,增加氧氣排出二氧化碳,有利雛鴣的新陳代謝促使正常發(fā)育。
密度:一般出殼至10日齡平均每平方米可放80只左右,10-28日齡平均每平方米可放50只左右,4-10周齡每平方米可放30只,10周后每平方米可放15只左右。
光照:出殼后20小時至1周齡間需全日光照,一周后為每天16小時光照即可。
飲水:鷓鴣在出殼24小時內應先飲開水,將0.02%的土霉素加入36℃的涼開水中,讓雛鴣飲用,如果雛鴣是從外地引進的,可以飲水中加入維生素B。
消毒:要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衛(wèi)生,水槽要每天清洗2次,兩天消毒一次(用0.01%的高錳酸鉀溶液),每天上午下午各清掃糞便一次,室內消毒要每周兩次,夏季每天消毒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