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首頁 > 資訊中心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江蘇:豬肉“實名制”上半年覆蓋市區(qū)
畜牧家禽網 時間:2012/3/28 10:53:00 來源:河南畜牧業(yè)信息網 閱讀數:
一張小票、一串溯源碼,再配合上一臺查詢機,我們就能看到每塊豬肉的“前世今生”:包括它生前來自哪里,后來去哪個屠宰場,接著被交易到哪個批發(fā)市場、哪個農貿市場,最后又從哪個攤位賣了出去,如此神奇的事情你相信嗎?其實,這就是肉菜流通追溯體系的力量,目前它已在蘇州大力推行,試圖為大家的食品安全筑出一道新防線。
據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處長錢云達介紹,蘇州的肉菜溯源系統(tǒng)今年上半年就會在市區(qū)完成豬肉的運作,市區(qū)市民不久即可通過溯源小票查詢到剛買的豬肉從養(yǎng)殖、屠宰、批發(fā)到零售的所有流通信息。而到三月底,市區(qū)37個農貿市場、3家農產品批發(fā)市場、8家超市將完成“電子溯源秤”的安裝。
那么,這套溯源系統(tǒng)到底是如何運作的?對食品安全有何重要意義?消費者作為溯源系統(tǒng)的最下游,又該做些什么?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。
帶標簽玩起“實名制”
屠宰場是整個豬肉產業(yè)鏈的最上游,豬肉溯源也自然得從這里開始。
據蘇州新郭屠宰場的副總經理陸建明介紹,咱們蘇州的豬大部分來自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等地,當經營者們把外地豬帶入本地屠宰場后,首先得經過市農委的檢疫以及屠宰場的自檢,在獲得了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后,豬們才有資格流入市場,進入肉菜溯源系統(tǒng)。
來到屠宰場的生產車間,記者看到活豬經過宰殺被分割成兩半(片),并被倒掛在一個雙爪的倒鉤上進行運送。“溯源系統(tǒng)正式啟用后,我們會在每片豬的腳上綁一塊腳標芯片,”陸建明指著豬的腳環(huán)部位說,“腳標芯片里會錄入每片豬的來源、品種、檢疫檢驗記錄等基本信息,相當于給豬實行了‘實名制’。”
陸建明說,作為產業(yè)鏈的上游部門,屠宰場會對這些芯片一個不漏地進行掃描,以此將每片豬肉的基本信息傳輸至屠宰場內的溯源平臺內,再由該平臺將所有的“實名制”資料聯(lián)網直接輸給商務部門的溯源平臺。
“你瞧,這樣一來豬肉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條無形的‘追溯鏈’,它們從哪來,到哪去,追溯系統(tǒng)里記錄得一清二楚。”
記者了解到,這種依靠鉤標來管理豬肉的方式被稱為“以標管豬”,目的是讓豬肉的來源得以追溯。
交易必須先“刷卡”
除了“以標管豬”,“以卡管人”亦是肉菜追溯系統(tǒng)中必須遵行的原則之一,目的是方便有關部門追查豬肉都經過了哪些人的手。該原則要求屠宰場的代宰戶、批發(fā)市場的商販、農貿市場的攤主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經營者們必須先“刷卡”,才能進行豬肉交易。大家所刷的卡叫“肉菜流通服務卡”,由追溯辦統(tǒng)一配發(fā)。
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處長錢云達告訴記者,該服務卡內錄入了卡主的姓名、聯(lián)系方式、身份證號碼等基本個人信息,當經營者們完成“刷卡”后,追溯系統(tǒng)會自動將持卡人和其買賣的豬肉信息相互綁定,并傳輸至所在市場和商務局等政府監(jiān)管部門,確保每筆交易的內容、時間及經營人的相關信息隨時可查。
而為了防止有經營戶私下交易,商務部門還要求豬肉的銷售終端,即農貿市場或超市的零售攤位上統(tǒng)一使用“溯源秤”來做生意。“溯源秤*的不同在于會‘吐’小票,”錢云達說,“每位豬肉攤主在使用溯源秤前,都需要先將當天批發(fā)的豬肉總數錄入秤里,如果攤主所賣的豬肉總量超過秤內儲存的信息,小票是無法打出的,這就有效避免了不名渠道的豬肉混入其中。”
此外,溯源秤打出小票也能幫助市民追溯購買豬肉的相關信息。因為每張小票上有自動生成的20位數字溯源碼和溯源條形碼,市民可通過菜場內的溯源專用查詢設備或智能手機、電腦,掃描條形碼或輸入溯源碼,即可進入溯源系統(tǒng)看清豬肉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買完豬肉別忘要小票
三元二村農貿市場是首批試運行肉菜追溯系統(tǒng)的菜場,早在去年底,市場內的10家豬肉攤主全部換上了能打小票的溯源秤。不過當記者前往該農貿市場采訪時卻發(fā)現(xiàn),幾乎所有的豬肉攤主都不會主動向顧客出票,而主動索票的市民亦寥寥無幾。
在一家肉攤前,攤主正在為另一位顧客剁豬肉,當雙方完成交易時,攤主并未給對方遞上溯源小票,而這名顧客也習慣性地拎著豬肉交錢走人。該顧客告訴記者,自己習慣直接買賣,忘了買豬肉是可以向攤主索要小票的。
“你這兒能打小票么?”“可以,你要的話就給你。”在記者的要求下,攤主熟練地用溯源秤打出了一張小票。記者看了下手中的小票,看到票號顯示為“000001”,而出票時間已是當天下午3點多。
對此,農貿市場方的一名負責人解釋稱,雖然10個豬肉攤都換上了溯源秤,但其他相關的溯源設備仍處于調試階段,導致了票上的溯源信息并不完善,于是很多顧客并不十分看重這張小票,漸漸地大家又回歸到了最初的交易模式。
“如果溯源秤不打小票直接交易,顯然失去了溯源的意義。”錢云達說,為此他們曾設想過讓溯源秤每次交易后能強制出小票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這會影響攤主的正常營業(yè),“我們正在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,通過加強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監(jiān)督力度讓攤主主動出票,但另一方面也要呼吁市民在購買豬肉時主動索要小票,幫助完善溯源系統(tǒng)。”
錢云達表示,蘇州的豬肉攤位數量繁多,想要依靠單方面的力量進行全面監(jiān)管難度可想而知,“其實,主動索要小票也是消費者的一項權利,一旦顧客發(fā)現(xiàn)買來的豬肉存在問題,可通過票上的溯源碼找到問題源頭,保障自身利益,如果情節(jié)嚴重,還能追究相關經營者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