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(wǎng)首頁 > 技術中心> 病蟲防治 > 如何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
畜牧家禽網(wǎng) 來源:江蘇農(nóng)業(yè)信息網(wǎng) 閱讀數(shù):
學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鱗翅目,螟蛾科。別名刮青蟲。分布北起黑龍江、內(nèi)蒙古,南至臺灣、海南的全國各稻區(qū)。
寄主 主要為害水稻,有時為害小麥、甘蔗、粟、禾本科雜草。
為害特點 以幼蟲綴絲縱卷水稻葉片成蟲苞,幼蟲匿居其中取食葉肉,僅留表皮,形成白色條斑,致水稻千粒重降低,秕粒增加,造成減產(chǎn)。
形態(tài)特征 雌成蛾體長8―9mm,翅展17mm,體、翅黃溜色,前翅前緣暗褐色,外緣具暗褐色寬帶,內(nèi)橫線、外橫線斜貫翅面,中橫線短,后翅也有2條橫線,內(nèi)橫線短,不達后緣。雄蛾體稍小,色澤較鮮艷,前、后翅斑紋與雌蛾相近,但前翅前緣中央具1黑色眼狀紋。卵長1mm,近橢圓形,扁平,中部稍隆起,表面具細網(wǎng)紋,初白色,后漸變淺黃色。幼蟲5―7齡,多數(shù)5齡。末齡幼蟲體長14―19mm,頭褐色,體黃綠色至綠色,老熟時為桔紅色,中、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個,前排6個,后排2個4蛹長7―10mm,圓筒形,末端尖削,具鉤刺8個,初淺黃色,后變紅棕色至褐色。
生活習性 東北年生1―2代,長江中下游至南嶺以北5―6代,海南南部10一l1代,南嶺以南以蛹和幼蟲越冬,南嶺以北有零星蛹越冬。越冬場所為再生稻、稻樁及濕潤地段的李氏禾、雙穗雀麥等禾本科雜草。該蟲有遠距離遷飛習性,在我國北緯30度以北地區(qū),任何蟲態(tài)都不能越冬。每年春季,成蟲隨季風由南向北而來,隨氣流下沉和雨水拖帶降落下來,成為非越冬地區(qū)的初始蟲源。秋季,成蟲隨季風回遷到南方進行繁殖,以幼蟲和蛹越冬。如在安徽該蟲也不能越冬,每年5―7月成蟲從南方大量遷來成為初始蟲源,在稻田內(nèi)發(fā)生4―5代,各代幼蟲為害盛期:一代6月上中旬;二代7
月上中旬;三代8月上中旬;四代在9月上中旬;五代在10月中旬。生產(chǎn)上1、5代蟲量少,一般以2、3代發(fā)生為害重。成蟲白天在稻田里棲息,遇驚擾即飛起,但飛不遠,夜晚活動、交配,把卵產(chǎn)在稻葉的正面或背面,單粒居多,少數(shù)2―3粒串生在一起,成蟲有趨光性和趨向嫩綠稻田產(chǎn)卵的習性,喜歡吸食蚜蟲分泌的蜜露和花蜜。卵期3―6天,幼蟲期15―26天,共5齡,一齡幼蟲不結苞;二齡時爬至葉尖處,吐絲綴卷葉尖或近葉尖的葉緣,即“卷尖期”;三齡幼蟲縱卷葉片,形成明顯的束腰狀蟲苞,即“束葉期”;3齡后食量增加,蟲苞膨大,進入4―5齡頻繁轉苞為害,被害蟲苞呈枯白色,整個稻田白葉累累。幼蟲活潑,剝開蟲苞查蟲時,迅速向后退縮或翻落地面。老熟幼蟲多爬至稻叢基部,在無效分蘗的小葉
或枯黃葉片上吐絲結成緊密的小苞,在苞內(nèi)化蛹,蛹多在葉鞘處或位于株間或地表枯葉薄繭中。蛹期5―8氏,雌蛾產(chǎn)卵前期3―12天,雌蛾壽命5―17天,雄蛾4―16天。該蟲喜溫暖、高濕。氣溫22一28℃,相對濕度高于80%利于成蟲卵巢發(fā)育、交配、產(chǎn)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蟲的存活。為此,6―9月雨日多,濕度大利其發(fā)生,田間灌水過深,施氮肥偏晚或過多,引起水稻徒長,為害重。主要天敵有稻螟赤眼蜂,絨繭蜂等近百種。
防治方法 (1)合理施肥,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水稻生長健壯,以減輕受害。(2)人工釋放赤眼蜂。在稻縱卷葉螟產(chǎn)卵始盛期至高峰期,分期分批放蜂,每667m2每次放3―4萬頭,隔3天1次,連續(xù)放蜂3次。(3)噴灑殺螟桿菌、青蟲菌,每667m2噴每克菌粉含活孢子量100億的菌粉150一200g,對水60一75kg,配成300一400倍液噴霧。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,可加入藥液量0.1%的洗衣粉作濕潤劑。此外如能加入藥液量1/5的殺螟松效果更好。(4)掌握在幼蟲2、3齡盛期或百叢有新束葉苞15個以上時,每667m2噴灑80%殺蟲單粉劑35―40g或42%特力克乳油60ml或90%晶體敵百蟲600倍液,也可潑
澆50%殺螟松乳油100ml對水400kg。提倡施用5%銳勁特膠懸劑,每667m2用藥20ml對水噴灑效果優(yōu)異。每667m2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一30g,對水60kg,l一30天防效90%以上,持效期30天。此外,也可于2―3齡幼蟲高峰期,用10%吡蟲啉10―20g/667m2與80%殺蟲單40g/667m2混配,主防稻縱卷葉螟,兼治稻飛虱。
①本網(wǎng)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wǎng)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(wǎng)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wǎng)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(wǎng)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wǎng)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(wǎng)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wǎng)(Agroxq.com)”,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(nèi)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(wǎng)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(wǎng)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(nèi)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(wǎng)”(Agroxq.com)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