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來源:中國農業(yè)信息網 閱讀數(shù):
(一)精量點播 機械壟上單、雙行等距精量點播,雙行間的間距為10~12厘米,人工點播一般用犁耙開溝,人工擺籽,擺籽后立即覆土3~5厘米鎮(zhèn)壓提墑。如土壤含水量高,待表上略干后再鎮(zhèn)壓,以免表土板結影響出苗。若采用等距穴播,穴距15~25厘米不等,因種植密度而異,每穴點籽3~4粒。
(二)壟上機械雙條播 雙條間距10~12厘米,要求對準壟頂中心播種,偏差不超過3厘米。
(三)窄行平播 行距45~55厘米,實行播種、鎮(zhèn)壓連續(xù)作業(yè)。
(四)三壟栽培法 指的是壟底深松,壟體分層施肥,壟上雙行精量點播。這種方法采用壟體、壟溝分期間隔深松,即壟底松土深度為耕層下8~12厘米,苗間壟溝深松10~15厘米,壟底、壟溝深松寬度為10~15厘米,在壟體深松的同時,進行分層深施肥。當耕層為22厘米以上時,底肥施在15~20厘米;耕層為20厘米時,底肥施在13~16厘米。種肥的深度在7厘米左右。播種時,開溝、施種肥、點種、覆土、鎮(zhèn)壓一次完成,種肥和種子之間保持7厘米左右的間距。 三壟栽培法具有防寒、增溫、儲水、防澇、抗旱保墑、提高肥效、節(jié)省用種等優(yōu)點,增產的效果顯著。大豆對土壤有機質含量反映敏感。種植大豆前,土壤耕整地時應施用有機肥料,每667平方米施用?胖視謝適?500~3500千克,同時配合一定數(shù)量的化肥,如硫酸銨15~20千克,過磷酸鈣60~80千克,硫酸鉀10~15千克,可基本保證土壤有機質含量不下降,各種營養(yǎng)元素能滿足供應。
(五)播種深度 大豆出苗時子葉破土露出地面,因此大豆播種覆土深淺要適當,一般播深3~5厘米。覆土深淺與土壤質地、土壤水分和土壤溫度有關系。在土壤疏松條件下,播種可深些,反之要淺些,土壤墑情好適當淺,否則宜深。
(六)播種密度 大豆要做到合理密植,即在一定土壤肥力、地勢條件下,根據大豆品種特性,確定適宜種植密度,以充分利用地力,合理利用光能,發(fā)揮大豆生產潛力,提高大豆產量。合理密植,是統(tǒng)一大豆個體和群體之間的矛盾、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、不斷提高大豆產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大豆合理密植不僅使大豆增產,更主要的是減輕病蟲危害程度,減少田間管理環(huán)節(jié),為無公害生產創(chuàng)造條件。種植密度主要根據土壤肥力、品種特性、氣溫以及播種方式等而定,本著肥地宜稀瘦地宜密、早播宜稀晚播宜密,氣溫高地區(qū)宜稀、氣溫低的地區(qū)宜密的原則。以大豆主產區(qū)東北地區(qū)為例,黑龍江中南部每公頃保苗19.5~30萬株,北部則需保苗34.5~39萬株;吉林肥地每公頃保苗16.9~19.5萬株,中等地保苗19.5~24萬株,薄地則需24~30萬株;遼寧中部每公頃保苗15~18萬株,東部降雨多,地肥適宜保苗在12~15萬株。在同一地點,大豆品種株型不同,適宜種植密度也各異,即植株高大、分枝型品種宜稀,植株矮小、獨稈型品種宜密。密植程度的最終控制線是,當大豆植株生長繁茂的時候,群體葉面積指數(shù)不宜超過6.5。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