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來源:金大地服務網 閱讀數:
一、小麥缺氮
小麥缺氮時氮素從老葉轉移到新葉,老葉均勻發(fā)黃,植株生長矮小細弱,無分蘗或少分蘗,穗小粒少。
二、小麥缺磷
小麥缺磷苗期葉鞘呈紫色,新葉呈暗綠色,分蘗不良。葉片細狹,葉尖發(fā)焦,穗小,穗上部的小花不孕或空粒。
三、小麥缺鉀
小麥缺鉀植株矮化,干旱季節(jié)表現為枯萎。老葉葉尖發(fā)生褪綠,繼而壞死。褪綠區(qū)逐漸向葉基部擴展。由于沿葉緣褪率區(qū)向下移動比沿中脈快,結果中脈附近組織保持的綠色呈箭頭狀。小麥缺鉀莖稈細弱,較易遭受霜凍、干旱和病害,缺鉀也使氮的效用不能發(fā)揮。
四、小麥缺鎂
小麥缺鎂中下位葉脈間失綠,殘留綠斑相連成串呈念珠狀,對光觀察時明顯。
五、小麥缺鈣
小麥缺鈣幼葉卷曲干枯,功能葉葉間及葉緣黃萎。植株未老先衰。結實少秕粒多。小麥缺鈣最明顯特征:根尖分泌球狀的透明粘液。
六、小麥缺銅
小麥對缺銅敏感,上位葉劍葉黃化、變薄、扭曲披垂成頂端黃化病。老葉彎折,葉尖枯萎呈螺旋,或呈紙捻狀卷曲枯死。葉鞘下部現灰白斑,易感染白瘟病。輕度缺銅穗而不實稱“直穗病”,黃熟期病株保綠不褪,田間景觀黃綠斑駁。嚴重的穗發(fā)育畸形芒退化,麥穗大小不一。
七、小麥缺氯
小麥缺氯會出現生理性葉斑病,缺氯嚴重時導致根和莖部病害全株萎蔫。
防治方法
(1)應根據植株分析和土壤化驗結果及缺素癥表現進行正確診斷。
(2)采用配方施肥技術,建議底施金大地小麥專用控釋肥:在黑土地上每畝(666.7㎡ )27-30公斤,黃土地上每畝(666.7㎡ )30-40公斤.應做到種肥隔離,以防燒苗.在沙質土壤上施用控釋肥,應該分兩次施肥,以防后期脫肥。同時,要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確定具體施肥量,高產麥田需要較高的施肥量,這樣既可以避免小麥缺素癥的發(fā)生,又能夠增產。
(3)也可在缺素癥發(fā)生初期,在葉面上對癥噴施葉肥。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