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來源:三峽農業(yè)科技網 閱讀數:
1薊馬的種類與發(fā)生
薊馬屬纓翅目,重要的有薊馬科、紋薊馬科和管薊馬科。以薊馬科數量*,對農業(yè)生產有較大影響。危害柑桔的主要是薊馬科。其中以柑桔薊馬、煙薊馬和茶黃薊馬為害最重。
薊馬蟲體微小,一般體長只有1mm左右,肉眼不易發(fā)現,需借助10倍以上放大鏡觀察,才能看清楚。體色為黑色或黃色。兩對翅狹長透明,邊緣有很多長而整齊的纓狀緣毛;翅脈退化,只有兩條縱脈,停棲時翅平行放置在背上。薊馬能飛,也能跳躍和爬行,但不常飛,飛行距離不遠。雄蟲無翅,數量較少??谄鲌A錐狀,為不對稱銼吸式口器。復眼發(fā)達。通常為兩性繁殖,也行孤雌生殖。卵淡黃色,腎形,單粒產或成堆產。若蟲與成蟲形態(tài)相似,乳白至淡黃色,無翅,分4齡。
薊馬一年發(fā)生6~10代,冬暖地區(qū)可達10代以上,每代歷期20天左右。以成蟲、若蟲或卵越冬.第一代成蟲盛發(fā)期在5-6月,第二代成蟲盛發(fā)期在7-8月.此后世代重疊,不易區(qū)分。9月份后蟲口逐漸減少.成蟲產卵于寄主幼嫩組織表皮中,卵期6~7天,孵出的若蟲即開始銼破寄主表皮并吸取汁液。至2齡時爬至樹皮、枯枝、雜草或泥土中化蛹(稱為化蛹,薊馬實無蛹期).薊馬成蟲極活躍,擴散速度很快,但怕陽光,白天多在蔭蔽處為害,夜間陰天在葉面上為害。一般天晴干早,為害嚴重;暴雨可降低蟲口密度,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不利其發(fā)生。
薊馬主要以若蟲和成蟲為害嫩葉和幼果。葉片受害后出現變形、卷曲,生長勢弱,易與側多食跗線螨為害相混淆。幼果受害,表皮油胞破裂,逐漸失水干縮,疤痕隨果實膨大而擴大,呈現不同形狀的木栓化銀白色斑痕。受害果實大小正常,品質基本無影響,以不影響貯藏,但影響果實外觀,降低商品價值。以謝花至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為害最重。
薊馬除為害柑桔外,還為害蘋果、葡萄、枇杷、柿、梅和李等多種果樹。近年來,在柑桔和葡萄上有日益加重為害的趨勢。2002年6月,筆者對套袋臍橙進行調查,發(fā)現果實100%受害。同年11月,筆者又在3個臍橙園調查,果實受害率達80%。因薊馬個體小,不易被發(fā)現,加上其為害癥狀容易與銹壁虱、側多食咐線螨為害及風吹果實與枝刺摩擦損傷癥狀相混淆,往往未引起重視。由于贛南是煙葉主產區(qū),當地農民有種植花生作為主要食用油的傳統(tǒng),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狠抓果業(yè)開發(fā)過程中,鼓勵幼齡果園內套種花生等作物,引起薊馬種群的大量繁殖和擴散,因而給薊馬的防治帶來一定難度。
2薊馬的防冶
首先,應在開春前徹底清除園內枯枝,落葉和雜草,并集中燒毀,以消滅越冬蟲卵。第二,園內或附近勿種花生或葡萄等植物,早春和秋后及時防冶好附近煙葉和花生等作物上的薊馬,以消來蟲源。第三,適時灌溉,尤其是發(fā)生早春干旱要及時灌水。第四,充分利用印綏螨等天敵。第五,謝花至幼果期加強檢查,當發(fā)現20%左右果實有蟲或受害,即用藥防冶。用藥5天后,若蟲情仍較重,可再噴藥一次。注意挑治和輪換用藥??捎?0%滅掃利乳油或2.5%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,50%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,80%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,魚藤精800倍液或20%速滅殺丁乳油2500倍液等。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