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型特征:被毛從淺黃到棕紅,以黃色居多,一般前軀毛色較后軀深,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。鼻與皮膚均為肉紅色,部分有黑色斑點。多數牛具有完全、不完全的三粉特征,即眼圈、口輪、腹下為粉白色,俗稱““三粉特征”。鼻鏡多為淡肉色,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。牛角型多為“倒八字角”或“扁擔角”,母牛角型以“龍門角”較多,色蠟黃或琥珀色。公牛肩峰高而寬厚,胸深而寬,前軀發(fā)達,肉垂明顯;中軀背腰平直,肋骨拱圓開張。前蹄形如木碗,后蹄較小而扁長。母牛耆甲較平,前胸較窄,頭較長而清秀,口形方大,頸部較長,眼大明亮有神,四肢強僵,蹄多為琥珀色,后軀發(fā)育較好,背腰短而平直,尻部稍傾斜,尾細長呈紡錘形。體型結構魯西黃牛構分為三類:高轅牛、抓地虎與中間型。
最大挽力平均299.33千克,相當于體重的54.87%。在一般飼養(yǎng)管理條件下,魯西黃牛中等個體和中等膘情的公閹牛日耕砂質土地5~6畝,魯西黃牛母牛也可耕地3~4畝。以舍飼為主,耐粗飼。
分布范圍
主要產于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(qū),北自黃河,南至黃河故道,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。分布于濟寧地區(qū)梁山縣、嘉祥、金鄉(xiāng)、濟寧、汶上和菏澤地區(qū)鄆城、鄄城、聊城、菏澤、巨野、單縣、莘縣、曹縣等縣、市。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。